AI1-自然語言處理(NLP)模型

作者:

分類:
  • GPT-4 / GPT-3.5(OpenAI)→ 目前最強的對話 AI 之一(ChatGPT)。
  • Gemini 1.5(原 Bard)(Google DeepMind)→ Google 的多模態 AI。
  • Claude 3(Anthropic)→ 強調對話的安全性與準確性。
  • Mistral / Mixtral(Mistral AI)→ 開源 NLP 模型,適合部署。
  • LLaMA 3(Meta)→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推出的開源大語言模型。
  • Command R(Cohere)→ 針對檢索增強(RAG)優化的模型。
  • 文心一言 4.0(百度)→ 主要用於中國市場的 NLP AI。
  • 讯飞星火(科大讯飞)→ 中國 NLP 領域的競爭者之一。
  • Falcon 180B(阿聯酋 TII):開源大模型,性能接近 GPT-3.5。
  • PaLM 2(Google):驅動 Bard 的早期模型,在多語言任務表現突出。
  • Bloom(Hugging Face):開源多語言大模型,支援 46 種語言。
  • 通義千問(阿里巴巴):中國市場的競爭者,支援多模態功能。
  • Groq(Groq Inc.):專注推理速度的硬體+模型組合,低延遲特性。
  • Jurassic-2(AI21 Labs):擅長長文本生成與結構化輸出。

1. 對話與問答系統

用途:理解並生成自然語言對話,提供即時互動與資訊檢索。

  • 應用場景
    • 客服聊天機器人:自動回答用戶問題(如 GPT-4 驅動的企業客服系統)。
    • 個人助理:Siri、Alexa 等語音助手(整合 Whisper 語音辨識)。
    • 教育輔導:解答學科問題或提供學習建議(如 Khanmigo)。
  • 代表模型
    • ChatGPT(OpenAI):通用對話模型,支援複雜推理。
    • Claude 3(Anthropic):強調安全性和長上下文理解。

2. 文本生成與創作

用途:根據提示生成連貫且符合語境的文字內容。

  • 應用場景
    • 內容創作:撰寫文章、行銷文案、劇本(如 Jasper.ai)。
    • 程式碼生成:自動生成或補全程式碼(如 GitHub Copilot)。
    • 創意寫作:詩歌、小說情節構思(如 Sudowrite)。
  • 代表模型
    • GPT-4:擅長開放式文本生成與多輪對話。
    • Command R(Cohere):針對企業檢索增強生成(RAG)優化。

3. 翻譯與多語言處理

用途:跨語言轉換與多語言內容理解。

  • 應用場景
    • 即時翻譯:文件、網頁、會議口譯(如 DeepL)。
    • 本地化服務:適應文化差異的廣告文案改寫。
    • 少數語言保護:瀕危語言的數位化保存與翻譯。
  • 代表模型
    • Google Translate(基於 PaLM 2 的多語言能力)。
    • NLLB(Meta):支援 200+ 種語言的開源翻譯模型。

4. 文本摘要與壓縮

用途:從長文本中提取關鍵資訊,生成簡明摘要。

  • 應用場景
    • 新聞摘要:快速瀏覽每日重點(如 ChatGPT 的摘要插件)。
    • 法律文件:合約條款精簡與風險提示。
    • 學術研究:論文核心結論提取(如 Scite.ai)。
  • 代表技術
    • BART(Meta):專注於摘要任務的序列到序列模型。
    • Pegasus(Google):預訓練目標直接針對摘要生成。

5. 情感分析與輿情監測

用途:分析文本中的情緒傾向(正面、負面、中立)。